中文版 | ENGLISH
煤炭行业
您的位置: 行业资讯相关行业电力
制约电力行业发展因素增加
2008-05-06 

  国家电监会日前对外发布了《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7)》(以下简称《报告》)。尽管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4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电力行业发展给予了较高评价,但在这份75页的《报告》中,影响电力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占据了主要篇幅。这些因素包括,电力结构不合理、电网设备问题突出、工程造价呈现上涨趋势,以及发电企业成本上升等。 
   
  电力系统复杂性明显增加 
  王野平指出,2007年新增发电装机中火电比例已经达到88.2%,但全国平均单机容量不足7万千瓦,火电装机中近30%为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机组。虽然国家有关方面采取了“上大压下”的措施,但电力行业电力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与此同时,当前电网设备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底,500千伏线路增长了7.3倍,变电容量增长了12倍。但35~110千伏线路增长仅2倍,容量增长3.9倍;10千伏以下电网发展速度则相对更慢。配电网建设已经明显滞后于输电网,“这导致部分地区存在‘卡脖子’现象,进而使一些输电网的传输容量受到限制。”王野平说。 
  此外,部分城市电网网架尚不够坚强,一些老旧设备和超负荷运行设备的存在,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隐患。目前,电网应急与备用设备明显不足。特别是电网事故应急所需的设备、材料等物资储备严重短缺,难以满足大面积停电事故对应急物资的需要。 
  王野平指出,随着大容量、超高压、交直流混合、长距离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今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还将明显增加。 
   
  工程造价呈上涨趋势 
  在《报告》中,电监会公布了上年度电力工程造价专项调研结果。 
  据了解,2006年火电工程项目概算单位造价每千瓦4251元,比“十五”期间上涨2.5%。2006年投产火电工程项目决算单位造价为每千瓦3815元,比“十五”期间上涨了2.4%。 
  造成火电工程单位造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设备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是主机、电气设备以及四大管道上涨幅度较大;二是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2006年投产的火电项目几乎全部设置了脱硫装置;三是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逐渐成为主流机组类型,亚临界机组比例逐步缩小;四是因建站条件变化,铁路、码头等建设迫使费用增加。 
  另外,有色金属(铝、锌)价格上涨造成导线、塔材价格上涨,以及随着负荷增长,大截面导线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导线、塔材消耗量增加,使得交流送电工程项目单位造价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摘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