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科技创新成山东兖矿集团发展不竭“核动力”
|
 |
2009-03-20 新华网 |
|
|
山东兖矿集团通过创新促进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兖矿集团被列为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第11次获得煤炭系统"科技进步十佳企业"称号。2008年,兖矿投入科研开发资金2.2亿元,获得上级科技进步奖84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奖46项次,"兖州矿区深部非充分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兖州矿区塌陷区生态重建研究与示范"等20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兖矿快速发展的不竭"核动力"。
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兖矿集团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健全以技术委员会为决策层,以煤炭、煤化工、电解铝和电力三个专业专家委员会为咨询层,以技术中心为管理层,以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中心、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专业技术研究所和7个校企共建研究机构为研发层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高新技术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基地和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作用。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评选一次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各项科技奖励累计880万元;3年举办一次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每年评审1次科技进步奖;2005年以来,评出优秀技术技能人才1700余名,分别给予每月500-3000元特殊津贴。"追求创新、勇于创新"和"创新得实惠、创新受重用、创新有作为"的创新氛围已经形成,为企业持续研发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十五"期间,兖矿集团取得重点科技成果6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8项,研制新产品52个,完成国家"863"、"十五"攻关等重点科技项目12项。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方向,实施科研攻关和科技兴安战略,创新以综采放顶煤为核心的煤炭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出国际上第一套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向德国DBT公司转让专利技术有限使用权。年产600万吨重型化高可靠性自动化综放工作面试生产。"十五"以来累计投资16.50亿元,装备3000台套先进综机设备,矿区采掘机械化程度97.33%,综采机械化程度99.45%,综采矿井全部建成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综采单产连续12年保持全行业立井第一名。
延伸煤炭产业链,加快煤化工核心技术研发。发挥鲁南化肥厂煤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品深加工基地作用,以煤炭气化、液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完成煤炭间接液化等3项"十五"国家"863"课题研发任务,2007年又有100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成油等6项技术列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2004年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成煤制油工业装置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油品,2005年1月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认定兖矿拥有煤炭间接液化全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组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成为世界上惟一同时掌握水煤浆气化与粉煤气化两项煤气化技术的企业。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专利技术有偿转让。"十五"以来,申请专利165项,获国家专利120项,"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专利发明;申请国外专利12项,4项获澳大利亚发明专利权,2项获南非发明专利权,实现我国煤炭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大力推动专利技术有偿转让,与英美资源公司签订输出放顶煤技术意向书。14项专利技术对外转让,技术收益总额2.37亿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在美国打赢与英国BP公司醋酸合成装置关键设备知识产权诉讼案,被美国联邦法院作为典型案例。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专利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