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海关获悉,2009 年山东口岸钢材出口185.4 万吨,出口量止跌企稳,尤其是10月份起出现恢复性上涨,当月出口 26.6 万吨,降幅收窄至34.1% ,11月份出口 24.2万吨,降幅进一步收窄至17% 。
据青岛海关统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2月,山东口岸钢材出口急速萎缩,月度出口规模降至2008 年以来的最低点 9.4万吨,降幅达 65.1% 。随后出口量低位徘徊,10月份起振荡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 2009 年,国有企业成为出口主导力量,山东口岸国有企业出口钢材 109.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 59% 。 出口产品中,钢铁板材出口量占据半壁江山,达 93.5万吨,占同期出口总量的65.2% ;钢铁线材出口 5.9万吨,增长5.9% 。
记者了解到,去年国家先后提高冷轧板卷、热轧合金钢板卷、普碳热轧板卷、普碳中厚板等多个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于7月1日起取消或下调部分钢材产品出口关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铁企业的经营压力,从目前情况看,钢材出口急速下滑的形势得到遏制,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
伴随着国际经济的缓慢复苏、钢铁下游行业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也带动了我国钢材出口的逐步回暖。统计显示,2009年出口订单指标从10月的 49.5% 上升到11月的53.5% ;新订单指标也从 10月的48.7% 迅速上升到52.2% 。订单指数双双突破临界点,显示钢铁下游行业采购积极,消费需求进一步好转。
然而,有关专家提醒,钢铁企业出口形势不容盲目乐观。由于钢铁企业一致预期2010年市场需求复苏,因此宁可增加库存也不愿减产。数据显示, 2009年1 — 11月,我国钢材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17.4% ,增速较2008年同期提高 13.1个百分点。钢材社会库存总量超过1200万吨,较2008年底增加1倍以上。与此同时,国内钢材价格也持续上涨,与国际钢材价格弱势调整形成鲜明对比,出口压力将再次显现。
专家同时表示,国际钢铁贸易进入摩擦高发期,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跟风效应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我国钢材产品的贸易环境。因此,依靠出口消化国内库存的前景并不乐观,由此带来的供需风险需谨慎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