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更加严峻。需求下滑,产能过剩,进口规模大,全社会库存居高不下,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收益减少,经营愈加困难,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需求方面看,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减少。4月份,火力发电量340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8%,环比减少-2.52%;1-4月累计发电1391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今年前4个月,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耗煤3.87亿吨,同比减少4566万吨,下降10.6%。钢铁方面:4月份生铁产量5949万吨,同比下降2.1%;1-4月份累计生铁产量23613万吨,同比下降2.5%。
从供应方面看,产销量继续下降。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1.2亿吨,同比减少7700万吨,下降6.4%,其中4月份产量2.9亿吨,同比减少2000万吨,下降6.5%。全国煤炭销量10.5亿吨,同比减少8834万吨,下降7.8%,其中4月份销量2.75亿吨,同比减少2400万吨,下降8.1%。
从价格方面看,煤价持续低迷不振,据汾渭和普氏联合发布的CCI1、CCI2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截止5月11日,秦皇岛5500大卡、5000大卡煤离岸含税价分别已降到了395元/吨、344元/吨,当前港口动力煤价格已经跌至近9年来新低。
亏损加剧
当“黑金”变成了“白菜”,煤炭行业在寒冬中愈陷愈深,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各大煤企深陷亏损困局。中国煤炭资源网对30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的2015年一季报数据分析发现,今年亏损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家,一季度煤企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中国煤炭资源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目前中小煤矿亏损面达90%,关停数量60%,影响产量40%;四川攀枝花地区当前除了攀煤在生产外,其它小煤矿基本都处于关停状态,受当前市场价格不断下滑、需求疲软状态下,小煤矿没有复产的计划和资金。
此外,面对当前席卷整个煤炭行业的危机,煤炭企业纷纷采取包括减员降薪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
山东济宁集团下属矿井由于市场形势恶化,煤矿亏损严重,济矿地面人员工资全面下调50-60%,一线工人工资下降40%左右,开始实行绩效工资,今年2月份亏损6000千万,普通工人工资下降到1200元。
中煤平朔安家岭井工一矿井下工人工资今年平均降幅25%;井工二矿由于煤矿停产减产,工人工作时间大幅减少,月收入只有1900元左右。
政策助困
为了改善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价大幅下跌的现状,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手救市,自2014年7月以来,发改委已连续召开24次会议助煤炭业脱困,政策持续加码。
5月7日,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旨在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调整产业供需结构。其中要求,2015年全国计划淘汰煤矿数量1254个,淘汰落后产能7779万吨。
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15年煤炭行业脱困暨经济运行调节电视电话会议,就做好当前经济运行调节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脱困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做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要持续推进以“四个严格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脱困措施,即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和生产,严格治理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进口和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对于煤炭行业,降息将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并且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煤炭企业提高盈利能力。与此同时,降息将利好煤炭行业下游的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从需求端改善煤炭行业当前困境。
同时,在5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2015年煤炭行业脱困暨经济运行调节电视电话会议中,山西、内蒙古、陕西三大煤炭主产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都明确表态2015年后半年将严格落实“四个严格治理”,积极控制煤炭生产总量。
其中陕西省对煤质差、开采成本高的8处国有大型煤矿关闭退出,淘汰落后产能660万吨/年。全年关闭小煤矿20处以上,淘汰落后产能800万吨以上。一季度,已公告关闭煤矿12处,淘汰落后产能473万吨/年。此外,陕西省将限制劣质资源矿井生产,控制市场预期效益不理想或资金链出现问题矿井建设,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停产缓建到年底的思路,全省停产、停建矿井50处以上,减少产能1000万吨以上。
煤炭企业也已意识到减产控产的重要性,一些大型煤企也持续加大减产控产力度。
2015年初,神华集团提出,2015年集团煤炭产量目标将下调10.8%,根据2014年神华商品煤产量测算,约减产3300万吨。近期随着煤炭市场恶化,神华作为行业老大,带头加大力度减产。从一季度神华公布的产量数据来看,神华实际减产幅度远大于年初提出的10.8%控产目标。据公司季报显示,1 季度产量同比下降 13.3%,预计2-3季度神华煤炭减产幅度将继续扩大。
尽管年初中煤集团提出2015年的产量目标将与2014年持平,但由于市场持续恶化,加上自身煤质以及生产成本均不占优势,煤炭业务经营每况愈下,2015年一季度,中煤能源累计完成煤炭产量2053万吨,同比下降31.5%。可见中煤集团加大减产力度并不逊于神华。
回暖信号?
在企业自发或政策减产限产下,近日部分低硫煤供应略显紧张,价格回暖。部分大型煤企在前段时间大打“价格战”之后,借势也开始提价。据悉,神华将其准五(4300大卡)价格上调10元/吨,其他卡数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方案自5月11日零时起实施;中煤平9(4600大卡)上涨5元/吨。
同时,动力煤港口拉货热情目前已有所回暖,据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秦皇岛锚地船舶数增加至60艘,周环比增加34艘。后续来看,随着“迎峰度夏”临近,电厂补库需求将会愈发强烈。需求增加,动力煤价格必然随之上调。另外,自从房产新政实施以来,房价明显回升。预计房价将继续上调,钢材、水泥等需求将有效得以提升,炼焦煤价格必将随之回暖。
不过,当前煤炭经济低位徘徊,短期难改变,煤炭行业必须把“控量稳价”作为煤炭脱困工作的核心,做到控总量、稳煤价。
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从政策引导的角度,推动煤炭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资源向技术领先、生产安全高效的企业集中。同时,完善对大型煤炭央企的考核,使之发展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供大于求将是我国煤炭产业的长期趋势,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兼并重组。其中有实力的企业将抓住机会谋求低成本扩张,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施精细化管理、合理延伸产业链也将是企业降本增效、在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
|